点餐机后台登录
余经理:18839915522
张经理:18237498130

新闻动态

垃圾分类的“强制时代”【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】新兴技术得跟上

发表日期:2019-08-06

推进源头分类与末端处理协调发展

  除了以法律法规强制垃圾分类,还应从哪些方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及回收处置?

  专家们提到了一些新兴技术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应用。借助“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”,不少社区创新出了值得借鉴的方法。


 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五区是北京市第一批“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”。“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昂”模式是劲松五区普及垃圾分类的“法宝”:街道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合作,在垃圾桶边建设“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”,居民投放垃圾后,可以“刷卡”获取积分,居民参与次数、投放重量、所得积分、可换购商品。目前,这种模式已经在亚运村、劲松、将台等地全面铺开。

  此外,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、智能垃圾桶、人脸识别技术等都纷纷应用在部分小区的垃圾分类中。

  除了技术手段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认为,全国垃圾分类如火如荼,垃圾分类在中国不是一个新话题,但现在社会上对垃圾分类普遍存在不同的观点,对垃圾分类没有信心。要解决这一问题,就要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,要实现环卫界和再生资源界“两网融合”。

 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专委会主任委员、原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胥树凡则提出,垃圾分类一定要根据各地垃圾的种类、成分、数量、分布、经济价值、社会经济成本、技术条件、可操作性、环境要求等要素来决定是否分类;如何分类,则完全要根据后期资源化的目标来进行。应要求明确,简单易行,可操作性要强,管理成本和实施成本也要尽量低廉,而且,决定了的分类方式一定要有试行期,要逐步完善后再逐步严厉。


  垃圾分类最重要的是源头减量,源头减量最好的方法则是每个人在扔垃圾的时候,对垃圾进行分类。垃圾分类并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模式,前端如何分类,一定要和后端垃圾处理相关联,什么样的垃圾对应什么样的处理模式。在北京,急需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,推进源头分类与末端处理协调发展。